Site icon Women 說

當孩子想要離開這個世界!輔導老師:最危急的「前三十分鐘」家長們應該這樣做

擁抱叛逆期

自殺一直是位於青少年十大死因之第二位,因此當孩子出現焦慮、憂鬱、沮喪,變得沉默或退縮,或是出現破壞等好鬥行為,在生理上有失眠等狀況,身邊的大人們就得多多留意。

「這是你們最後一次看我留言了。」
「我明天就會離開了。」
「再見。」

志祥一早無故未到校,家裡電話打不通,家長手機也無人接聽,導師覺得情況不太對勁,同學趕緊拿了昨天晚上志祥在班級群組傳的一段話給導師看,導師一看嚇傻了,連忙通知輔導室與學務處。由於志祥之前就是我的二級輔導個案,我們已建立不錯的信任關係,所以很快的我就透過孩子在校外的朋友幫忙協尋,最後終於在學校附近的河堤邊找到他。

最危急的前三十分鐘

「志祥?志祥?你還好嗎?」

孩子坐在地上抱著膝蓋,看到我們後情緒變得非常激動,不斷大吼著:「你們不要過來。」接著孩子躺在地上啜泣:「反正你們也只是要叫我回去上課而已,離我遠一點,走開!」我擔心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所以沒有再繼續往前走,「好,志祥,我不靠近,那我可以坐在旁邊陪陪你嗎?」我與他保持著一段距離,然後不停地叫著他的名字,希望能藉由志祥對名字的敏感度來打斷他當下的負面思緒。

「今天的河堤蠻美的,風吹來也蠻舒服的。」、「你坐在這裡多久了?會不會冷?」不論我說了什麼,孩子都沒有回應,於是我開始進入自言自語模式,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他能被動的暫時抽離負面思緒,然後我也營造了比較輕鬆的話題,讓他的情緒能有些緩和空間。「志祥,雖然我不知你發生了什麼事,但我知道你會在這裡,一定是有什麼事情讓你很難受。」我同時揣摩並同理著他的情緒,待孩子的情緒逐漸冷靜下來。「我們一起回輔導室好嗎?你先不用急著回教室上課,我很在乎你怎麼了?我會等你準備好了再來開口談。」

專輔老師這樣做……

當孩子陷入極度負面的情緒和思緒時,我們可以先想辦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可透過不斷地叫名字來引起注意,或是陪孩子說說話,如果孩子願意說就靜靜聽孩子說,如果孩子不願意說,那就由我們來開啟話題,這些話題也都必須避免引起孩子更大的情緒波動,先陪孩子度過情緒風暴最危急的前三十分鐘,待孩子的情緒緩和後,我們才有機會進入問題核心,與孩子討論這些情緒的成因。

自殺風險評估

「我覺得人生沒有意義,家裡根本沒有人在乎我,也沒有人重視我。」志祥表示昨天晚上一個人在房間的時候,突然覺得人生沒有希望、沒有任何的意義,於是走到了陽台傳訊息給同學們,因為不想待在家裡,也不喜歡這個家,所以計劃今天就要離家出走,但走到了河堤邊,想到昨天有同學一直勸自己不要衝動,就坐下來冷靜,只是沒想到手機開機之後,有這麼多的訊息和電話湧入,一大群朋友都在找自己,這讓他很訝異,也有點開心。

「老師很開心你沒有做出衝動的事。」我再次肯定了孩子,也強化大家對他的關心與擔心,我告訴志祥:「我們都很在乎你。」由於志祥在班級群組傳的訊息是具有自殺意念的,所以我先進行自殺風險評估,判斷他目前處於自殺風險的哪一階段?是低度、中度還是高度?除了有自殺意念外,是否也曾經出現過自殺企圖或自殺行為?藉著一系列的評估問題來確認孩子的自殺計劃已落實到什麼程度?是否有立即的自殺危機?「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自殺意念的?」、「自殺意念持續多久?」、「自殺意念出現的頻率高嗎?」、「是在什麼事或什麼地方出現自殺意念的?」、「曾經想過用什麼方法來自殺?」、「是否求助過?」、「是否已經準備好了?」、「最後沒有做出自殺行為的原因?」

延緩孩子的自殺衝動

進行自殺風險評估及相關通報後,我也跟志祥簽了一份「不自殺契約」,與孩子約定好當自己又情緒低落時,做些其他事情來緩和自己的自殺意念,藉由契約來降低執行自殺行動的衝動。不自殺契約的目的是在為孩子爭取更多時間以減少自殺危險,並非解決問題的方法,孩子在簽署契約書後也並非一定就不會自殺,所以我也陪著志祥討論面對負向情緒的其他方法,「當自己又陷入負向情緒時可以做些什麼?」如果身旁有人可以聊聊天、說說話,也可以讓自己先暫時停止這些負向思緒,於是我們在不自殺契約寫下出現自殺意念的時候,可以聯絡誰?身邊有哪些可利用的資源?

簡式健康量表

根據衛福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十五歲至十九歲的自殺死亡率近五年來有增加趨勢,且逐漸低齡化。自殺一直是位於青少年十大死因之第二位,孩子出現自殺企圖的原因包含感情、人際、情緒與憂鬱等因素,因青少年人格尚未發展成熟,又處於尋找自我認同的階段,獨立又依賴,這導致青少年在價值觀的拉扯中容易有錯誤的認知扭曲,面對生活中的各種困難時缺乏彈性,情緒容易感到焦慮、憂鬱、沮喪,變得沉默或退縮,或是出現破壞等好鬥行為在生理上也可能有生理機能失調,出現失眠的症狀,對人生感到無望,缺乏希望感。

當孩子出現這些求救訊號時,有些家長會誤解孩子只是想獲得注意因而忽略,錯失了拯救孩子的黃金時期,我們必須多加留意孩子,在生活中是否會突然對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提不起勁、成績全面性的退步、反覆出現抽菸、喝酒或藥物等不當使用?近年來許多孩子的自殺行為也都跟憂鬱有關,孩子是否常常出現憤怒、負面又消極的言語?容易感到疲倦、沒有食欲,甚至是出現拒學、沉迷網路等現象?評估孩子的自殺危險性,還可以透過台大李明濱教授等人所發展的「簡式健康量表(BSRS-5)」來快速了解孩子的身心健康狀態,幫助我們偵測孩子的心理照護需求,當量表的分數偏高,就需要進一步協助孩子就醫或是轉介給專業的人士進行治療。

修正孩子的認知扭曲

「如果志祥真的這麼做,我會好心疼,我也一直叫他要把心事說出來,但他都不願意說。」媽媽非常自責,但因為爸媽在外縣市工作,長期不在身邊,所以志祥從小就覺得自己是被丟棄的、不被愛的,進而有了扭曲的認知,例如:「我是多餘的」、「我一定是個廢物」、「做什麼事都沒意義」等非理性信念,而這些非理性信念也導致他不斷有負面的情緒困擾出現。

根據認知行為治療學派,人們的心理困擾通常來自認知歷程,人們對事件的詮釋會造成其心理困擾,這些情緒困擾通常來自自動暗示及自我複誦,進而使人出現了憂鬱的思維,包含自我批判、悲觀主義和絕望感,志祥的情緒困擾部分來源正是這些負面的認知,包含獨斷的推論、選擇性的抽象化、過度類化、誇大或貶低、個人化、標籤化及二分法思考等,所以我也帶著志祥去辨識出自己的非理性信念,並修正其扭曲的認知,以進行認知重建。

增強保護因子及優勢

「嗯,我這次運動會幫班上贏了很多獎牌。」除了辨識自己的非理性信念外,我也試著在志祥的生活經驗中找出其個人優勢,強化志祥的保護因子,透過在學校的正向表現來強化其正向成就,提高自尊心,讓他更有能量和信心去面對生活的挑戰及困難。「嗯,我這個假日也有主動炒菜給爸媽吃。」同時我也邀請志祥的爸媽一起合作,鼓勵孩子在生活中做出一點改變,為孩子賦能,強化他對生活的勝任感與控制感,並促進孩子與家人之間擁有良好情感連結。

自殺是一連串過程後的結果,陪伴這類孩子的過程煎熬又漫長,我們必須隨時注意孩子發出的求救警訊,避免錯過黃金時期,同時辨識出孩子的自殺危險因子,強化孩子在個人與環境中的保護因子及個人優勢,並給予正向的情緒支持與陪伴,家長也必須跟學校保持良好又密切的合作,在有需要的時候隨時與老師、醫師或心理師討論輔導策略,以協助孩子順利度過自殺危機。

本文節錄:【擁抱叛逆期】一書

文字編輯:Joyce Lu
本文由四塊玉文創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Women說》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兩性愛情、婚姻雜談、心靈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Women說》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