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Women 說

Micat:嘿!女人,別等到死後,活著的每一刻,妳隨時都有想起自己的名字、找回自己的機會!

俗女養成記

作者\Micat

號稱追劇狂的我,在被朋友聲聲催促下終於一次追完原本就在「我的待看清單」中的《俗女養成記》,在笑中帶淚的追劇過程中,實在是所謂的「心有戚戚焉」,接著想起朋友若有所感地說,她在女主角陳嘉玲的成長中,看見了自己的一段話。

《俗女養成記》裡頭的女主角陳嘉玲,不管是成長的點滴或是每一階段存在於內心的掙扎,確實是許多女人的集體記憶,不過,我還是小小地糾正了這位朋友。

我說,不只是陳嘉玲,其實在這部戲中,每位女性角色的人物刻畫,或多或少都是許多女人心裡最真實的映照,也就是說身為女性觀眾的我們,很容易投射在劇中的某段故事、某個角色裡,重點是,這完全無關乎妳是幾年級幾段班的同學。

因為那是一種「Fu」。

是啊!就是一種「感覺」。

因為是女人,所以我們似乎總習慣了在愛裡付出,在踏進婚姻之前,我們往往因為男朋友的開心而微笑,因為男朋友的悲傷而哭泣,在進入婚姻之後,我們所做的一切好像只為了讓伴侶更好、甚至因為自以為的愛,毫無懼怕地為家庭付出所有,我們可能因為家庭辭去了工作,或者因為家庭成為至極忙碌的職業婦女,卻在習慣付出的狀態下,漠視了深藏在內心深處那份對自由的想望,於是,久而久之,生活的範疇就是伴侶、就是家庭、就是全家人。

但最可怕的,並非妳忙得像一個轉個不停的陀螺,而是妳可能在忙碌中,早已忘了自己。

《俗女養成記》中的阿嬤李月英,在傳統父權主義充斥的時代背景下,她選擇了以傳統的方式演繹身為女性的人生,從小時候被父母叫「阿月」開始,到朋友叫她「月英」,再到婚後冠了夫姓叫做「陳李月英」、「老闆娘」、「醫生娘」

……

最後她告訴陳嘉玲:

『我也很久沒聽到,我自己的名字了。』

『等哪天阿嬤懶得呼吸的時候,妳要記得把阿嬤的骨灰灑到大海裡,讓阿嬤能自由自在,去當李月英好嗎?』

儘管時空背景不同,這樣相提並論難免失當,但相較之下,我們生存的時代比劇中阿嬤李月英的年代要來得自由多了,我們甚至有著比阿嬤李月英更多的自主權去選擇我們喜歡的生活方式,可以有更多的創意去演繹我們希望的人生。

身為女人的妳,在活著、還呼吸著的每一刻,都有很多的機會能夠去想起自己的名字,找回心中最初的那份自我價值,找回專屬於自己的自己!

所以,何苦等到死後麻煩別人幫妳找回自己?只要妳有足夠的勇氣,願意找回自己的名字,活著的時時刻刻,妳都擁有「做自己一次」的掌控權。

 

作者介紹:Micat

恐怕是地球上僅存的一隻不愛吃魚的貓,魚刺卡喉嚨所造成的強大陰影。
強大陰影所造成的結果是,樂觀與悲觀的矛盾體。
已出版作品/<發現幸福>筆記書、<彈子房>、<思念是最美好的憂傷>、<黑色翅膀的天使>……等餘二十本小說作品,持續創作中。

落角處/Micat發現幸福  部落格/都瘋 

文字編輯:Elisa │ 核稿編輯:Joyce
本文由【Micat】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Women說》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兩性愛情、婚姻雜談、心靈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Women說》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