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icon Women 說

女兒用橡皮擦交換一支名錶!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公不公平,只有喜不喜歡

成人的規則在孩子的世界往往無用武之地

當我還是孩子時,一天到晚聽到身邊的大人對我說:「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還多。」「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還長。」「薑還是老的辣。」大人不斷地將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模式灌輸給孩子,要求孩子永遠走在他們認定「正確」的道路上,但很多時候,成人的規則在孩子的世界往往無用武之地,只是大人不想承認而已。

孩子的世界:交換東西是交朋友最快的方法

開始上學之後,雙胞胎就很熱中和其他小朋友交換東西。小朋友嘛,都喜歡一些新奇的小東西,五顏六色的貼紙啦、橡皮擦啦,都在他們交換的範圍之內。一開始,我有點反對這種利用物質建立友情的方式,希望孩子用非物質的方式交朋友,例如關心、幫助等。

有天孩子放學回家後,我發現雙寶妹的書包滿滿的都是糖果,便問她:「這是誰送給你的?」

「XXX啊!」她一派輕鬆。

「媽咪不是跟你說不要再和小朋友交換東西嗎?」我有點生氣。

「可是媽咪,交換東西才能很快交到朋友啊!」雙寶妹一臉委屈。

女兒的話讓我很震驚,仔細一想,大人的世界不也是如此嗎?人際交往在本質上就是一個交換的過程,相互給予對方所需要的。俗話說:「若是酒肉之友,須得帶禮封小人之口;若是君子之交,更要帶禮表兄弟情。」這不僅僅是人性,更是人際交往時要注重的禮尚往來、互通有無。在這個部分,其實孩子的世界與成人規則是一樣的。

問題出在拿出來交換的是物質還是非物質。在我認定的成人規則裡,用物質建立友誼就是錯誤的,用非物質才是正確的,但孩子的世界裡並沒有這種是非觀念,尤其幼兒園孩子的行為更無法用「道德」來判斷。根據皮亞傑的兒童發展理論,四到六歲的孩子無法對自己的行為做出一定的判斷,父母若以道德為出發點勸說孩子要遵守成人規則,往往沒什麼用處。

仔細觀察不難發現,父母越是想盡辦法禁止交換物質的行為,孩子越會暗地裡進行,不讓父母發現。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瞞天過海這方面,我相信每個孩子都是個中高手。不過,孩子也可能要好久好久以後才會發現,父母只是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其實小孩的行為全部在父母的眼皮底下發生,畢竟一山還有一山高。嘿嘿!親子間的江湖,水也滿深的嘛!

在那之後,我決定仿效大禹治水的精神來教養孩子,面對孩子的情緒和欲望,不能嚴堵,只能疏通。於是,我火速召開家庭會議,跟雙胞胎約定好交換的「三不條件」:「不拿貴重的東西交換」「交換後不能後悔」「不拿家裡其他人的東西交換」。

孩子的世界:怎樣交換才公平?

過沒幾天,我又在雙寶妹的書包裡發現一支名牌手表。

「這支手表又是誰給你的?」我沒好氣地問她。

「就是XXX啊。」女兒眨著大眼,一臉無辜。

「我們上次不是約定好了,不拿貴重的東西交換嗎?」我耐著性子提醒她。

「為什麼?媽咪,我拿我最喜歡的橡皮擦跟他換的!」雙寶妹語氣充滿委屈。

「橡皮擦和手表的錢不一樣,手表很貴知道嗎?要好幾百個橡皮擦的錢才能買一支手表,這樣的交換不公平。明天把手表拿去還給人家,好不好?」我好言相勸。

「怎樣交換才公平?我們都拿出自己最喜歡的東西來交換啊!我覺得這樣很公平,我不想還給他。」雙寶妹的眼淚就要奪眶而出。

女兒的話讓我又忍不住思考起來。同一件事情,如果放在成人的世界裡會是怎麼樣呢?例如,職場常見的交換禮物活動往往會規定交換的東西要在多少價格以內,這是成人認定的「公平交換」原則,大部分的成年人都能遵守這個規則,知道分寸和界限在哪裡,不會故意觸犯。但孩子的世界並沒有金錢的概念,他們拿出來交換的東西是自己或對方最喜歡的,喜好就等於貴不貴重;也就是說,孩子與大人對「公平交換」的定義不一樣。

難怪我用成人規則企圖干預女兒的世界時,她會覺得委屈。但為了避免日後引起爭議,我抱著忐忑的心,決定找對方的媽媽聊聊,結果反而被她安慰:「你太緊張了!不過是支手表,我甚至不知道這件事!」兩個媽媽最終一起決定以關心取代干擾,以觀察代替命令,尊重孩子自己的江湖規矩。

其實,孩子每交換一次東西,就是學一次經驗,同時在其中經歷各種情緒感受,例如「換回來一個壞的玩具,生對方的氣、埋怨對方,也氣自己沒想清楚,感到後悔」「換回一個自己喜歡的東西,那種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的物品有掌控權,可以自由決定的那種長大的感覺」等等。當父母只是帶著關心去傾聽孩子分享自身感受,孩子就會自己累積,建構屬於自己的人際關係,並發展出判斷的能力。

事後,我和雙寶爹分享這件事,他聽完居然面帶驚喜稱讚女兒:「哇塞,做得好!沒想到我家女兒居然有經商的頭腦,能用便宜的東西換貴重的東西,不錯不錯!」嘖嘖嘖,這是什麼評論、什麼爸爸啊!差點沒讓我暈倒。「唉呀!你真的要放輕鬆一點,教養小孩又不是只有一種方法。」雙寶爹拍拍我的頭說。

灰色地帶才是常態

或許在教養孩子的時候,我太容易緊張了,總是強調孩子的想法和行為要符合所謂的道德標準,這樣是對的,那樣是錯的,然後用這種過度簡化的二分法去教導孩子。問題是,我能確保自己的每個信念都能夠正確指導行為嗎?我的行為能夠永遠溫良恭儉讓,然後一路保持幸福快樂地往「為社會奉獻」的方向走去嗎?如果連我自己都常常背離這種期待,而且是在毫無覺察或別無選擇的狀況下,那麼我就要摒棄二分法,相信教養有更多選擇。

灰色地帶才是常態,而不是非黑即白。孩子漸漸長大就會發現,大家眼中的好孩子也許會做壞事,壞孩子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一直用道德教導孩子的大人,私底下可能比小孩還不如,而看似單純可愛的孩子,使壞起來連大人都感到驚恐。這個世界很少有什麼是絕對的,有時只要換個角度看事情,結局就跟原先判斷的截然不同。

當孩子按照他的生命軌跡努力成長的時候,不要在第一時間就用成人規則去要求他,打亂孩子的成長。試著站在孩子的角度調整眼光,看清楚孩子世界裡的灰色地帶,同時也要調整我們自己偏執的刻板印象,了解孩子之所以這麼做,是因為他認為那樣做是對的;如果站在孩子的角度來看,我們也許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親子關係就是一場生命影響生命的旅程,你會以怎樣的狀態去影響另一個生命呢?相信我們可以有更多選擇。

本文節錄:別只教孩子善良與光明一書

書名/別只教孩子善良與光明
出版社/方智
作者/ 雙寶娘(譚惋瑩)

旅居上海的臺灣人,畢業於屏東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育有一對龍鳳胎——雙寶哥太陽,雙寶妹饅頭——另一半是廣告狂人。
做過老師,當過全職媽媽,現為自由寫作者。還沒生小孩時,認為孩子的世界是充滿粉紅色泡泡的童話王國;成為父母之後,覺得孩子的世界其實是一場江湖。
臉書粉絲專頁請搜尋「雙寶娘」,或www.facebook.com/twins0807

文字編輯:Elisa │ 核稿編輯:Joyce
本文由【方智】授權,請勿任意轉載

【延伸閱讀】
胎內記憶影響未來!她從小異常怕水,母親坦承懷孕時「做錯一件事」
心碎的人別喝雞湯│人生很長,別讓鳥人爛事阻攔你奔跑!
請練習犯錯!造就冠軍的並非一場場賽事,而是一次次的完美練習

 

【誠徵專欄作家】你喜歡寫作嗎?你擅長用文字觸動人心嗎?《Women說》邀請對寫作充滿熱情,正經營個人粉絲團或部落格的你,加入專欄作家行列!歡迎來信投稿兩性愛情、婚姻雜談、心靈勵志主題文章,並於文末附上100字內的作者自介。文章經編輯部潤飾後更有機會刊登在《Women說》FB專頁,快點把握機會點我投稿吧!

Exit mobile version